近年来,大理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现代农业建设始终,有效激发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活力。
突出创新发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大理州农科院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步伐,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及高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合作共建涉农院士工作站4个、涉农专家工作站8个;2016年以来,水稻、玉米、马铃薯等9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凤稻30号等13个品种和紫花苜蓿控氮减磷种植技术等6项技术分别入选全省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全州有22人获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表彰、52项科技工作及个人获省政府表彰,产、学、研、推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格局不断完善。2018年,全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1%,比2015年的55.4%提高了2.7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54%(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比2015年的50.7%提高了3.3个百分点。
突出协调发展,优化特色产业布局。扎实推进27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截至2018年底,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面积达281.78万亩,占任务数的100.63%。不断优化产业结构,2018年投资1320万元在祥云、巍山、洱源、永平4县实施粮改饲试点6.6万亩,大力推广种植青贮玉米,完成青贮饲料收储19.8万吨;2016年至2018年发展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经作31.66万亩,累计达1397.66万亩,年综合产值达259.35亿元。
突出绿色发展,加强品牌农业建设。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全州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2016年至2018年,全州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00个,累计达577个;累计认证云南名牌农产品73个。以洱海流域为重点,实施农业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化肥农药使用减量行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2018年,全州化肥施用量比2015年减少5.8万吨,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343.4吨;2016年至2018年,累计开展测土配方施肥1110.36万亩、绿色防控599万亩次、统防统治1201万亩次。
突出开放发展,改善农业营商环境。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借力发展、壮大产业综合实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2018年全州农业类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33.39亿元,比2015年的62.25亿元增长114.28%。积极开拓农产品国内外市场,2016年以来共组织889户次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加南博会、农博会等各类展会,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和推介活动,不断提升大理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突出共享发展,健全政策支撑体系。2016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休闲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洱海流域商品有机肥补助、洱海流域奶牛产业转移发展、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完善和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施意见、洱海流域农药经营使用管理办法、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撬动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2016年至2018年,累计争取中央和省、州强农惠农资金28.36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0.56亿元、省级资金4.08亿元、州级资金3.72亿元;累计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71.89亿元。